多倫多唐人街的前世今生

王燕雲

漫步多倫多中區”唐人街”–多倫多市中心的登打士(Dundas)和士巴丹拿(Spadina)街頭,會有一種親切的感覺,那雕梁畫棟的中式建築,龍鳳牌坊,漢字招牌,還有那充耳的鄉音,熟悉的面孔,仿佛使你置身在故鄉的一條大街,一個小巷,那份溫馨、那份鄉情,真真切切。

平日裏這裡熙熙攘攘,人頭攢動,逢年過節,張燈結綵,舞龍耍獅,更是熱鬧非凡。多倫多中區唐人街不是加拿大最早的唐人街,但算得上是加拿大規模最大的唐人街。

苦難中誕生

加拿大最早的”唐人街”的產生是由於華人人數少,為求生存,抵禦白人的欺辱。多倫多唐人街的誕生,則伴隨著更多的艱辛與苦難。

作為不列顛哥倫比亞地區加入加拿大的條件,加拿大政府決定唯有雇用廉價的、刻苦耐勞的華工完成太平洋鐵路這一極其艱巨的工程。

1880年-1885年期間,來自中國廣東五邑地區的17000多名鐵路華工參加了穿越落基山脈最險惡地段的鐵路修建。他們背井離鄉,在惡劣環境下超時工作,使這條鐵路在當時人力及財力異常困難的情況下,得以建成。

鐵路竣工後,這些華工不再被需要,他們貧困無依,無力返回故鄉的土地,只能沿著新建的鐵路線流落。其中一部分來到多倫多,成為多倫多最早的華人。

據記載,1885年居住於多市的華人僅100人左右,幾乎是清一色的光棍漢。1910年增至1000人左右。隨著人數的增加,各種華人商號也多起來。在市政府左側,人們可以看到一塊碑文,上面記載著1878年第一位設店於雅達利街的華人。1911年有1000多個華人工作在228個商號中,1916年華人增加2000左右。

很多人認為目前多倫多市政府後面的登打士街與伊莉沙白街一帶的舊華埠是多倫多市最早的唐人街,但也有人認為,唐人街的雛形應該是更早的教堂街(ChurchStreet)一帶的中國人經營的店舖。

隨著華人人口的增加和華人商號的發展,一部份具有遠見的華商逐漸投資開業於原市府附近,應以他們生意興隆,吸引了其他華商也開業於此。這樣形成了以目前彌敦菲臘廣場及新市府一帶的舊華埠。

直至六七十年代,由於新市政府周圍新建大廈林立,才迫使多市中區唐人街西移。最終形成目前中區唐人街(Dundas和Spadina地段)的格局。

  抵制歧視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華人在社會和經濟等方面處在受歧視的地位。

1886年加拿大開始實行的人頭稅,1923年加拿大國會透過了”華人移民法”,即針對華人的”排華法案”,進一步排斥與歧視華人,剝奪了華人移民與家屬團聚的最起碼的人權。使居加華人成為游離於加拿大社會邊緣、備受欺淩的可憐的”單身漢一族”。加拿大政府還拒絕華人入籍,並將華人排除在多種行業之外。

“排華法案”使各地唐人街相繼衰落。

經過華人不懈的努力,最終使加拿大在1947年停止實施”排華法案”,華人親屬同家人團聚成為可能,唐人街發展有了前提條件。

1956年多倫多華人增至400個家庭,6000人以上。由於語言不通,且就業受到限制,他們大部分集中在唐人街,從事洗衣、餐館和雜貨店等小生意,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唐人街內的華僑。

1967年加拿大政府公佈了新的移民法,使得許多具有專業知識的華人得以移民加國。多倫多市特有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當時華僑東移的首選城市之一,奠定了多倫多唐人街發展的基礎。

隨著華人數量的增加,華人自身素質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特別是由於種族歧視的法律被廢除,華人在受教育和職業選擇上有了更大的自由。

然而,中區唐人街的生存與發展並非一帆風順。1967年,多倫多市政府擬將唐人街列為發展區,唐人街將不復存在。華人組織了”拯救唐人街委員會”,發動近千同胞到市府抗議,迫使政府讓步,取消了該議案,唐人街得以保留。

此後,華人爭取唐人街的路牌以中英雙語顯示,獲得成功,並獲得華人傳統的食品在唐人街合法售賣的權利。

  建設”中國城”

經過當地華人不懈的努力,多倫多唐人街有了日新月異的發展。

1977年政府透過了將唐人街列為旅遊區的提案,並准許華人店舖節假日營業。多倫多市中心最早的唐人街已成為多市的商業區和遊覽區,每日吸引著大量的市民和遊客到此觀光購物。雖然中區”唐人街”發展空間有限,但它仍是一塊做生意的好地方,也是各大金融機構搶做華人生意的必爭之地,各大銀行不但在唐人街開設分支機構,有的竟開2-3間之多。

60年代後期,加拿大政府實行的新移民政策,使得許多具有專業知識的華人得以移民加國。80-90年代以來,大量華人以獨立移民的方式定居此地,這些移民和當地新一代華人大大改善了原來華人社區結構。

多倫多作為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北美第五大城市,集中了加拿大約1/6的就業機會。大部分新移民選擇多倫多作為最初的落腳地。據統計,在多倫多及鄰近地區居住著1/4的加國人,其中華人達40萬,超過意大利族裔,列第二位。

隨著近年來華人數量的增多和自身素質的提高。華人社會地位和生活環境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經濟實力的華人走出唐人街,一路向北發展,居住區域也越來越遠離多倫多市中心。在士嘉堡、萬錦市、密西沙加、列文治山等華人居住較集中的地區,相繼出現了不少以華裔經營為主的商業網點。

如果說傳統的唐人街是村鎮,而現代化的大型購物、娛樂、餐飲為一體的商廈和中心,稱得上”中國城”。

這些新建的華人商場設施齊全,乾淨明亮,各種商業配套齊全,不僅滿足了華人的購物消費,也大大方便了周邊地區其他族裔的購物需求。而其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更使人感到一種現代感,也使我們看到華裔商業的時代步伐。

以Kennedy和Steeles為軸心的中國商城綜合建築群已經成型,並且向周邊延伸。太古廣場和城市廣場的街對面正在興建錦繡中華。這一具有濃郁中國文化特色的綜合建築群將更具魅力。不僅成為吸引華人的地方,也是其他族裔節假日休閒,遊覽,購物,餐飲的好去處。

目前,華商的產業結構已涉及到包括工業、高科技、金融、保險、教育、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並對促進加拿大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Posted in 会员作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